第一篇:教師如何進行自我評價
教師的自我評價是指教師對自己進行準確的定位、深刻的剖析,是教師對自己職業(yè)發(fā)展現(xiàn)狀的分析,是制訂教師個人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、確定未來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目標的前提和基礎。
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問題著手,對自己的職業(yè)發(fā)展現(xiàn)狀進行評價:
一是“我是誰”。也就是思考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與自己的特征。
二是“我在哪里”。也就是思考自己在職業(yè)生涯中當前所處的位置。
三是“我將走向哪里”。也就是明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,今后朝什么方向發(fā)展以及如何發(fā)展。
具體地說,教師的自我評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(nèi)容:一方面是以教師自身為指向的,即教師對自己的教育理念、態(tài)度、道德、價值觀以及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的反思,也就是自我反思。另一方面是以教學為指向的,即教師對自己的具體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和反思,包括對教學目標、教學內(nèi)容、教學方法、課堂管理、對學生的反饋和評價等,也就是教學反思。
自我反思
1、對自己知識結構的反思
①本體性知識——教師應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,如語文、數(shù)學等專業(yè)知識。②條件性知識——教育學、心理學等教育科學知識。
③實踐性知識——教師在不斷變化的教育環(huán)境中,由教育經(jīng)驗提供的應對教育
事件的教育情景知識。
④一般性知識——專業(yè)知識之外的關于科學、人文等方面的基礎知識。⑤技術性知識——關于先進的教育技術的知識,如網(wǎng)絡、教學媒介等。
2、對自己能力水平的反思
①激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能力
*善于鼓勵學生在各種場合發(fā)表自己的意見;
*能容納不同意見;
*能經(jīng)常為學生提供反饋信息,以鼓勵他們學習中(請你繼續(xù)關注:wwW.)的每一點進步;*善于組織學生參與課堂上的討論等各種活動。
②明確地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
*思維清晰,邏輯性強;
*語言深入淺出,形象生動。
③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,并使這一關系與教學任務聯(lián)系起來的能力*教師與學生有良好的溝通關系;
*了解每一學生的經(jīng)歷與特長及其對學習的影響;
*能敏銳地感受學生個人的特殊需要,并能據(jù)以調(diào)整教學工作。
④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關資源的能力
*能有效地利用各種現(xiàn)代化的教學設備;
*能有效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,及時了解本學科當前的發(fā)展;
*能有效地與同事、家長、學校領導溝通,獲取多方面的反饋意見。
⑤研究能力——針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,設計研究方案實施研究,并
及時總結研究成果的能力。
3、對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反思
①教育價值觀
*對教育在學生發(fā)展中的作用的認識;
*對教育在社會發(fā)展中的作用的認識;
*對素質(zhì)教育的認識;
*對新課程的理解。
②對教師角色的認識
*學習者——學習和思考學科知識、教育教學林論、他人實踐經(jīng)驗教育教學
理論。
*觀察者——即敏銳地體察、捕捉教學過程中值得反思的事件及師生內(nèi)心的
各種感受,并及時予以解釋、分析和研究。
*批判者——不迷信權威、不盲從他人、不固守傳統(tǒng)的觀念和經(jīng)驗,以審慎
的心態(tài)質(zhì)疑、洞察、分析和評判教育教學理念及實踐中的各種
不合理因素。
*協(xié)作者——勇于開放自己的課堂,積極與學生、同事、領導、家長、專家
進行合作交流。
③教師的態(tài)度
*虛心——能夠以開放的姿態(tài)看待事物,易于接納新的思想,能傾聽更多人
的意見。
*責任感——教師對發(fā)展學生的知識、技能、態(tài)度情感負有責任。
*全心全意——教師對教育事業(yè)能充滿熱情,不斷思考自己的教學,不斷進
取。
教學反思
1、對教學設計的反思
①明確所教課程的內(nèi)容;
②明確學生的興趣和需要;
③明確學生的發(fā)展水平;
④明確教學目標;
⑤明確教學方法與手段;
⑥預測教學中可能出現(xiàn)的問題與可能的教學效果。
2、課堂的組織與管理
①關注學生的反應;
②調(diào)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;
③有效應付課堂上的突發(fā)事件。
3、學習活動的促進——對教學進程、教學方法、學生的參與隨時保持有意識的反省,并能根據(jù)這些反饋信息及時調(diào)整教學活動,使之達到最佳效果。
4、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
①教師通過語言、體態(tài)、表情等對學生的行為、反應、思維和感情等進行接受、表揚、支持,積極的對學生提供反饋;
②以積極態(tài)度感染學生。
③對師生之間言語和非言語的溝通效果進行及時評價與調(diào)整。
5、評價學習行為——對學生的提問、回答、作業(yè)、交流、操作等學習行為進行及時評價。
6、教學后反省——在一堂課或一階段的課上完之后,對教學情況進行回顧與評價。
通過對自我和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,我們可以對自己進行全面的診斷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知識能力方面的不足,審視自己的教育信念和道德,評估自己的教學中存在的弱點和問題,進而明確自己在以后的職業(yè)生涯中應該努力的方向,針對自己的發(fā)展現(xiàn)狀選擇自己愿意接受并且有效的改進方案,如參加培訓、進修、請求專家型教師的指導幫助等,不斷提高,不斷成長。
第二篇:如何進行自我評價
如何進行自我評價(教案)
課題:如何進行自我評價
課時:兩課時
課型:活動課
一、教學理念
初中生自我評價仍存在模糊性,高漲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對外界的評價很 敏感,處于自我認同的危機之中。
本課主要是通過活動、問答、討論等方式,在和同學的比較重,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,因為比爾呢對自己的態(tài)度和評價是認識自己的重要依據(jù)之一,吧別人的態(tài)度和評價當作一面鏡子,不管是消極的還是積極的,你都可以通過分析和綜合他人的評價,逐步建立起相對成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。
二、教學目標
1、知識學習目標:讓學生正確地了解誒自己,客觀地評價自己,不僅是對自我的肯定,也是對自我不足的正確認識和評價,從人揚長避短,勇敢地面對現(xiàn)實和未來的挑戰(zhàn)。
2、 能力訓練目標:通過活動,讓學生發(fā)現(xiàn)自我,學會正確地評價自我,避免高估自我
或低估自我的傾向,并促進他們在不斷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的過程中,增強獨立自主性和 ……此處隱藏876個字……自我評價。
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四、活動三:自畫像
給每一個同學一張紙,學生自備彩色水筆,畫自己。畫像可以有標題,可以無標題。標題自擬。每個人都可以用任何形式來畫自己,抽象的,形象的,寫實的都可以只要能反應自己就行。
畫完后將自畫像掛在黑板上,讓同學們不加評論地欣賞,最后由每位同學對自己的自畫像進行解釋,分析,進一步評價自己自畫像
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五、自我小結
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,學習認識自我,正確評價自我,力求改變自我。寫一篇關于“我”的文章
要求:(1)我的長處及成因
(2)我的短處及成因
(3)從什么方面進行自我改進
第三篇:大學生要學會進行自我評價
大學生們在求職時,都要進行自我評價。那么,大學生應該怎樣做好自我評價呢?下面的一篇文章就講解了大學生們?nèi)绾握_地對自己進行一個自我評價,供大家參考:
每個人都免不了要推銷自己,在社會上扮演一定的角色,而推銷是否成功,關鍵在于我們能否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。那么,我們是如何進行自我評價的呢?
“以人為鏡”是人們獲得自我評價的主要途徑,人們總是以周圍人們對自己的評價為依據(jù),參照父母、教師、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來估價自己。美國心理學家?guī)炖J為,周圍人們的評價就像一面鏡子,我們從這面鏡子里看到自己是什么,怎么樣。當然,并不是每個人的評價都會對我們產(chǎn)生影響,也不是每個人對我們的評價都同等重要。我們總是將別人對自己的評價進行整合,從而形成自我評價,那些經(jīng)常出現(xiàn)的評價、那些我們比較重視的評價就成為自我評價的主要內(nèi)容。
然而,絕對平面的“鏡面”是不存在的,任何人對我們的評價都難免受他們自己的個性、生活閱歷、認識水平和與我們的關系親疏的影響。鄒忌給齊王講的那個故事也就是這個道理:“吾妻之美我者,私我也;妾之美我者,畏我也;客之美我者,欲有求于我也?!笔聦嵣弦泊_實如此,別人對我們的評價猶如“哈哈鏡”,有的正確,有的歪曲,有的歪曲得多,有的歪曲得少,哪些客觀哪些失真,關鍵還得靠我們自己去辨別。
同時,我們也并不是一面“平面鏡”,我們在整合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的同時,已經(jīng)用了“折射”技術,對別人的評價進行了加工。而加工的結果,是歪曲得更厲害了,還是比較客觀了,也受我們自己的主觀因素的影響。蘇東坡感慨說:“不識廬山真面目,只緣身在此山中”,我們在進行自我評價時免不了滲入感情成分,那些比較順耳的表揚之詞往往更容易為我們接受,而那些逆耳的批評則往往為我們所排斥。
俗話說:“人貴自知?!鄙畹拿婷彩怯晌覀冏约核茉斓摹N覀円獙W會接受自己,看清自己的長處和短處,既不否定自己的優(yōu)勢,也不諱言自己的缺陷。正確的評價自己,才能為自己找準人生的坐標,為自己準確的定位,從而獲得成功和幸福。
第四篇:要學會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
以下一篇文章就教你如何正確地進行一個自我評價,供大家欣賞。
"我究竟是什么樣的人呢",人們在成長過程中都會不約而同的這樣問自己,但這個問題卻并不容易回答。 因為在每個人的觀念中都有一個現(xiàn)實自我和一個理想的自我。了解現(xiàn)實自我并接受和悅納它,就會認可自己、心理健康,但如果不了解現(xiàn)實自我,不能正確評價自己,就會出現(xiàn)現(xiàn)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差距,表現(xiàn)出對自己的不滿和排斥,產(chǎn)生心理障礙。那么,怎樣才能正確評價自己呢?
1.以人為鏡
他人就像一面鏡子,您可以通過與同伴的比較,找出自己的位置,來了解自己,這種比較雖常常帶有主觀色彩,但卻是評價自己的常用方法。不過在比較時,要尋找環(huán)境、心理條件相近的人來比較,這樣才較符合自己的實際水平。
2.兼聽則明
他人的評價比自己的主觀評價具有更大的客觀性,如果自我評價與周圍人的評價相差過大,則表明自我評價上有偏差,需要調(diào)整。但對待別人的評價,也要有認知上的完整性,不應以自己的心理需要,而只注意某一方面的評價,而應全面聽取,綜合分析,恰如其分的對自己做出評價和調(diào)整。
3.身體力行
如果不能肯定自己是否具有某方面的才能,不妨尋找機會表現(xiàn)一番,從中得到驗證。通過自己成功或失敗的經(jīng)驗教訓來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的特點,在自我反思和自我檢查中重新認識自我,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,把握自己的生活方向。
當您能夠正確的評價自己時,不要為自己身上的缺點而苦惱。只有先接納了自己的不足,才有可能改正它,只有先悅納自我,您才能更加完善和發(fā)展。
第五篇: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
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
一、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生命的個性化。學生不僅僅是“認知體”,而首先應該是“生命體”。只有富有個性、充滿創(chuàng)造力的生命,才能獲得生存和發(fā)展的最大空間。在數(shù)學教學中,學生作為一種活生生的力量,帶著自己的知識、經(jīng)驗、靈感參與課堂交流,從而使數(shù)學課堂呈現(xiàn)出了生成性和豐富性。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。而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,可以促進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學習加以反思,使學生在探索知識、獲取知識的同時,思索自己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,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,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。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,鼓勵學生對教學內(nèi)容的自我理解、自我解讀、贊賞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,適時地把他們對自己的評價引向主動學習、主動發(fā)展之中。使習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化的過程。
二、教師要注重指導,使學生樂于自我評價“授人以魚,可供一餐;授人以漁,可供一生”。在學習過程中,教師要適時地指導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,使學生行之有法,樂于進行自我評價。1.鼓勵為主,激發(fā)自評興趣。在教學過程中,教師決不要吝嗇贊許和鼓勵,七、八年級學生尤其需要老師的鼓勵,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目光,都能激發(fā)學生的學習動力;同時要淡化學生之間的互相比較,更多地引導學生尋找自身的不足,看到他人的長處,以補己之短,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能力。如:不要一味地追問全班學生:“你們覺得他做得怎么樣?”而應引導學生本人: “你覺得自己做得怎么樣?”“為什么?”盡量讓學生自己完整地做出自我評價,不要急著自己單一地評價學生或讓大家一起來評價。當學生在自評時語言受阻、感到困窘時,老師要給予熱情的鼓勵與幫助,允許其“再想想”、“慢點兒說”,使之有勇氣對自己進行客觀的評價。2.注重指導,使學生掌握自評方法。傳統(tǒng)的數(shù)學課堂教學中,當一個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或提出了一個設想時,教師總喜歡立即給予對與錯,好與壞的評價,這樣既會打擊大多數(shù)學生的學習積極性,限制學生思維的進一步發(fā)散,也使回答問題的同學失去了自我評價的機會,長此以往,學生往往會倚賴于老師,“老師是這樣說的……”,“老師說應該這樣做”,這就失去了學習的個性化。而實施自我評價,是學生在教學中聽取了其他同學的各種想法,結合老師的要求或提示對自己的想法進行評價,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。因此,在教學中,我認為不要急于給學生肯定答案,先讓他們自我理解、分析和想象,給他們一定的學習空間,然后再讓其他學生互評、分析和綜合。最后,老師再給予點評。
文檔為doc格式